职教资讯 网站365体育网投_365体育投注¥【app彩票官网】  >  职教资讯  >  正文

【专家观点】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笔谈)
发布人:赵楠     资料来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时间:2023-05-31     浏览次数:次

01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   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弋 凡

数字化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世界各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这就迫切需要在推进过程中牢牢把住一个核心要义、两个服务面向、三个发展目标、四个基础要素和五个着力方向。

一、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一个核心要义

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要增强适应性,必须抢抓数字化发展契机,用数字化思维系统谋划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驱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教师能力、学习环境等全过程数字化变革,适应数字化时代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和人才多样化成长需求。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通过数字转型,促进职业教育从大规模标准化向大规模个性化转变,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和数据驱动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两个服务面向

一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改造。实践证明,虽然每一个学习者都具有独特性,但要实现因材施教却似乎仍旧困难重重,这是由工业时代大生产土壤中诞生的标准化、集中化教育模式所决定的。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要面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数字赋能破解标准化、集中学习的范式,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彻底改造以教室为中心、开展集中化教学的传统模式。具体而言,需要依据人的个性化成长、多样化成才需要,打造适应人人的虚拟加现实的多元化学习和实训空间;基于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形态的技能学习资源体系;再造教与学的流程,实现学习的自主选择和教育资源的智能推送。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将开展自适应学习,学会主动思辨并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未知世界、寻找新的发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工作场景,创造新的知识、改革技术技能,服务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是推动数字技术融合教育全要素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数字化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就在于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与产业对接最紧密、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要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助力甚至引领行业的数字化技术变革,需要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主动对标数字产业发展前沿,加强科学技术尤其是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过程中的创新创造,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小规模定制化技术研发与创新,打造集理论教学、应用实验、项目实训、成果转化和科研创新为一体的产教科融合平台;根据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促进专业布局的优化与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中数字化新技术的融入,探索科教产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教育要素、产业要素和创新要素融合创新。

三、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三个发展目标

一要实现普惠教育服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世界各国在发展教育中普遍面临的难题。以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教育,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普惠化教育服务,恰恰有助于这一难题的解决,为促进教育资源均衡,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带来了契机。因此,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必须紧扣普惠原则,推动更大范围的教学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的共享,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加强师生信息素养的持续提升,创造更加包容公平的学习环境,通过数字技术加快推动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二要实现高效资源供给。实施和接受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势必要求职业教育提供更高效、更优质、更便捷的教育教学服务。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破解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教育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破解时间、空间难题,提供人人、时时、处处能学的教育服务。因此,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需要紧扣高效便捷的关键,持续丰富拓展职业教育教学资源。

三是实现增值发展目标。学校教育大体可以分为农耕时代、工业时代、智能时代,智能时代知识已达到“核聚变”量级,个性化、智能化、小批零模式迅速颠覆了工业社会大规模生产的定律,工厂化的学校模式正在失去其存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础;教育数字化已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势必引领生产力的变革。因此,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需要紧扣增值目标,发挥数字技术的放大、倍增效应,为职业教育增值赋能,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四、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四个基础要素

资源是基础。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组织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资源的属性直接影响组织的竞争力。因此,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第一关键元素就是优质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供给。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中既有知识类资源,亦有实际操作类资源。知识资源应以课程为最基础的教学单元,将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打破专业限制、重构知识图谱、创新知识呈现,让学生在实现泛在化学习的同时,能依据个人需要自主选择课程,满足多样化成才需求;实操类资源应以实训项目为最基础的教学单元,结合岗位要求、实际生产操作标准和数字思维、信息技术能力重构技能点,适当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实训教学,让实际操作和数据驱动能力成为学生的潜在优势。

数据是驱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革新传统治理模式。其实现是以数据的分级、实时采集以及科学合理的分析为基础,通过开展个性化、精准化资源信息的智能分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从而实现“数治职教”。在具体实施中,重点是要建设校本数据中心、决策分析中心,实现部、省、市、县、校五级数据直连、信息直达,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一数一源;加强数据管理,将职业院校海量数据转化为管理动能,促进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

平台是支撑。架构系统、功能全面、定位准确、互联互通的数字教学平台和数据采集平台是优质资源和大数据运用的基本保证。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系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因此,要加强国家级平台的资源贡献和教学应用,把平台建设成为学生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教师教育教学与备课交流的平台、学校治理能力与科学办学的平台、社会教育治理与服务的平台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的平台。

应用是关键。“应用为王”是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基本原则。教育部长怀进鹏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仪式上明确指出,要把业务应用摆在优先突出位置,以应用需求驱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切实为师生提供能用好用的数字化教育服务。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关键元素之一就是应用场景的开发和使用,这就要求在确保每个应用场景的开发有用、好用、管用的前提下,实现场景的应建尽建,并最终以学习者的技术技能习得成果和教学管理服务是否优质、高效来衡量建设成效。

五、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的五个着力方向

一要着力差异化的教。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学生获取知识的促进者,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具有教育影响。要加快职业院校教学、实训、管理、服务等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从教师“备、授、批、辅、练、测”六个环节着手,以数字技术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模式,探索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模式。

二要着力个性化的学。在教师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介;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发展需通过自我设计、自我构建、自我努力实现。要搭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智能学伴、智能助教等新应用,探索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技术技能学习应用新场景,为学生提供全过程、智能化、个性化服务。

三要着力科学化的管。科学管理是破解教育困难瓶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对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效能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意义不言而喻。要构建数据中心、数据大脑、数据标准,提升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能力,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通过数字技术科学细分教育的管理目标,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效率。

四要着力智能化的评。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事关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坚持破立并举、以立为本,依托数字技术,建立健全上下衔接、分层贯通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建立分级分类、公平公正的评价模型,创新多维度、智能化的评价工具,以评价改革牵引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支持教育教学评价由结果性、终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形成性评价。

五要着力虚拟化的研。教研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的另一种关键形式,没有教研则没有好的教学方法。要重视应用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教研活动,依托数字技术,搭平台、集资源、成体系,形成教研系统,形成教研文化,实现从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科技素养转变,从实现专用资源向大资源、好资源转变,从应用融合向创新融合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

教育的探索永无止境,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也永远在路上。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最终是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更加开放灵活的职业教育新体系,构建虚实结合的更具沉浸性的职业教育新样态,构建数据驱动的更加精准的职业教育新路径,构建人机结合的更加智能化的职业教育新范式。以数字化转型,营造“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智慧学习环境,引领职业教育理念变革、思想变革、方法变革、实践变革,推动教育办学模式、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革新,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

02提升职业院校数据治理能力的意义与重点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周潜   陈香妤

一、提升职业院校数据治理能力的意义

1.加快数字中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教育数字化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础,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的必由途径。教育数据治理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育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任务。作为占据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其主阵地职业院校的数据治理能力关系到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成败,进而影响到数字中国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需要

对于职业院校利用数据治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可以从教育的社会性和人本性两方面来认识:从教育的社会性视角看,作为与市场结合最紧密的教育类型,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全面、更动态的要求,职业院校需要通过数据治理提升对校内各种资源的动态配置能力,提高与政、行、企之间的资源整合能力,促进技术链、产业链、教育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理念更新、结构优化、功能升级、生态重构;从教育的人本性视角看,以教学行为数据为基础的学习分析技术为教师差异化的教、学生个性化的学提供精准化支持,可以有效支撑职业院校实现从大规模、标准化的人才培养向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的转变,真正实现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要求。

3.职业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互联网+职业教育”改变了职业院校传统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数字校园的广泛建设让职业院校运行在物理和网络深度融合的空间中,数字化交互、网络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成为常态,职业院校的治理体系必然要适应这种转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数据已经成为数字时代除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外的又一项基础性、关键性和战略性生产要素。教育部等九部门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提出“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大幅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精准化科学化水平”。2021年教育部《365体育网投_365体育投注¥【app彩票官网】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以数据为驱动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职业院校的数据治理使原有的治理体系结构得到优化、模式获得创新,更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全方位提升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的治理水平,对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起到促进作用。

二、提升职业院校数据治理能力的重点

1.革新学校领导的治理理念,提高数字化领导力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职业院校领导的治理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校治理的价值取向,职业院校数据治理的实施需要学校领导前瞻性的数据治理理念作为引领。目前,部分职业院校领导仍难以转变传统治理理念,使得数据治理未能充分发挥其作为院校治理的新型工具的作用。职业院校的领导需要革新治理理念,提高包括数字化价值认知能力、数字化工作调控能力、数字化绩效评估能力在内的数字化领导力,成为既懂得职业院校业务又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复合型领导,推动学校数据治理能力的提升,从而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开创工作新局面,加速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完善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保障数据治理规范高效

职业院校数据治理牵扯到不同的职能部门、教学部门和365体育网投_365体育投注¥【app彩票官网】,为维持数据建设、管理和应用的规范高效运行,职业院校应建立并不断完善数据治理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目前,职业院校在数据建设、管理和使用中仍然存在部门之间相关责任不落实,数据流通不顺畅,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数据应用能力不足等问题。职业院校应明确数据治理的组织架构,确定数据治理中决策、管理、执行的具体组织机构,做好组织机构的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明确相关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职业院校应综合考虑业务需求、发展趋势、应用场景、法律法规等相关要素制定数据应用规范,明确数据应用的宗旨、目的、原则等;出台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加快部门间数据流通的相关规则制定;建立沟通制度,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解决数据治理中部门之间的协同问题;建立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师生的数据应用能力。

3.构建校级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

数据标准是形成信息的一致理解和统一的参照系统,是数据治理的基础。通过数据标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唯一性、准确性、关联性和及时性,是保障实现数据集成共享、提升数据质量、实现数据服务和应用的关键。目前,职业院校在校级数据标准建设过程中与国家相关标准不兼容,数据覆盖不全、质量不高等现象还比较普遍。职业院校的校级数据标准建设应符合或参考国家、教育部、行业标准,如《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  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教育管理信息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教育管理信息 中职学校管理信息》等教育信息化管理标准。在制定校级数据标准的过程中,应当结合业务实际开展全域数据梳理和调研,明确各项数据的具体生产部门、系统,分析相关业务部门的业务范围及数据需求,制定和发布由数据关联业务部门确认的数据标准,确保“一数一源”的数据管理规范,结合制度约束、过程管控、技术工具等推动数据的标准化,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

4.重视教育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支撑数据治理应用

职业院校教育大数据中心平台是实施教育数据治理的技术基础,是实现数据汇聚与管理的关键。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在《365体育网投_365体育投注¥【app彩票官网】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将“构建新型数据中心”作为“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内容。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对教育大数据中心提出“整合各种分散365体育网投_365体育投注¥【app彩票官网】,建成学校公共大数据库,实现各类基础大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支持基于大数据的反馈和决策,实现扁平化管理,促进校务公开,提升院校治理水平”等明确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现有的建设方案中为实现覆盖部、省、市、县、校五级的数据直连、信息直达的目标,也需要每所职业院校建设大数据中心平台。通过大数据中心平台首先实现校内数据的汇聚,然后再与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对应的职教大脑院校中台对接。目前,相当比例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仍然没有开展校本大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建设了校本大数据中心平台的职业院校中也仍然有相当比例的院校因资源投入不足导致建设水平不高,难以发挥其在教育数据治理中应有的作用。因此,职业院校需要重视教育大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采用校本建设或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共建方式加快建设适合学校大数据业务实际的可靠的、可拓展的教育大数据中心平台,实现数据汇聚、存储、开发、分析、应用、质量安全管控的一体化,支撑学校各类数据治理应用。

03数字化赋能职业院校治理的几点思考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林洽生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拓展,我国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目标,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教育的数字化也随之提上了日程并写进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提出到数字技术在职业院校治理中的具体应用,数字治理已成为职业院校提升治理水平,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式,需要有计划、高质量地设计及利用。

一、数字化赋能职业院校治理主体多元化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密切关系和典型的跨界性意味着职业教育治理涉及更直接和365体育网投_365体育投注¥【app彩票官网】的利益相关者,这对多元协同治理提出了更为强烈的诉求。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的治理受制于时空限制、信息不对称和较高的交流成本等,各主体利益协调困难,权利不平等,师生、行业企业、校友、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治理程度不深。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学校治理,为365体育网投_365体育投注¥【app彩票官网】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事务的协商治理提供了技术路径和实现机会,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一)数字化赋予治理主体跨时空的治理能力

数字化通过搭建畅通、交互的信息通道和数据存储、应用平台等,能够突破治理主体原有的时空局限,将距离不同的治理主体纳入同一治理空间和场域,尤其是为“不在场”主体,如行业企业人员、教育专家、校友、社区代表等参与学校事务的协商、表达自身权益诉求等提供了灵活便捷的渠道,推动职业院校从较为单一的学校内部治理走向政府、学校、市场、社会中多元主体参与的跨界协商治理。与此同时,数字化通过汇聚、分析和共享来自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为治理主体参与学校治理提供依据,各参与主体不仅可以在学校人才培养、市场变化信息、人才结构信息等方面成为分享者,也能够通过数字化创造的多样性数据平台不断提升、拓展参与学校治理的能力。

(二)数字化维系治理主体间关系的动态平衡

治理主体间关系的不平衡是制约多元治理及其成效的重要原因,而数字化推动治理活动由实体向虚拟的转变,能够维系治理主体间关系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的治理。从学校内部治理来看,数字化可以进一步把治理权力下放到基层教学与学术组织甚至每个教职工和学生,使他们能够获得治理主体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从原来在治理体系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365体育网投_365体育投注¥【app彩票官网】的师生员工能够通过平等互动和协商对话,参与学校改革发展事项的商议和决策。从外部治理来看,数字化淡化了身份符号的限制,使“不在场”的外部治理主体之间,以及他们与内部治理主体之间也更容易实现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突破学校传统治理组织的一些局限,高效地处理各类需要协同的事务,获得良好的治理体验和满足感。

运用数字技术赋能职业学校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治理主体尤其是校企间的信息鸿沟,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权益,激发其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有途径、有能力参与院校事务议程和决策,形成共同构建而不是单一执行的治理局面。

二、数字化大幅度提升职业院校治理效能

传统治理模式下,多元协同治理由于较高的运行成本,难以被职业院校广泛、频繁地采用。将数字技术应用于职业院校治理,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集成、数据交换、数据诊断等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治理成本,大幅提升职业院校治理效能。

(一)数字化提高职业院校协同治理效能

传统的职业院校治理模式是由“学校——各职能部门及其下设机构——学院(系部)——专业(群)——课程”等构成的自上而下的科层管理,信息纵向传递慢,横向流通不畅,治理效率较低。数字技术突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能够打破各科层组织之间的壁垒,消除数据孤岛,使信息可以迅速到达各级治理组织,并能极速汇聚、快速反馈来自各个部门的有关信息,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数据共享交换,促进数据纵向贯通与横向联通,提高各部门沟通与分工协作频率,形成治理合力,同时大幅度降低治理的时间成本以及人、财、物使用成本,大大提高治理效率,减轻各主体参与治理的负担。

(二)数字化提高职业院校监督治理效能

数字化能够突破传统职业院校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暗箱”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数据监控与管理平台,对数据动态变化进行及时监控,还可以对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交换、使用、归档、销毁等全生命周期进行闭环管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及时诊断学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甄别、筛选,找到问题的根源。通过推进数据标准化建设、明确数据共享范围与权责关系、理顺数据管理流程,构建各部门数据良性运行机制等,持续改善数据质量,进而提高治理过程的透明度与规范化、合理化,增强治理的有效性与公信力。

(三)数字化提升职业院校智慧治理效能

依托数字技术建立全校统一的数据平台,将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后勤、人事、图书、行政教辅部门等信息管理系统有机整合起来,再通过数据集成、流程重组与数据优化等,一方面,可以改变各部门数据管理各自为政的松散状态,提高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借助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以驱动学校由各部门的简单统筹管理转向全校的智慧治理,实现面向不同群体,根据特定业务场景定制、推送服务内容,推动治理集约化与个性化,形成智能化治理格局。

三、数字化助力职业院校治理科学化和精细化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职业院校的决策和管理,有利于克服经验决策的理性不足和经验管理的粗放性问题,实现治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一)数字化助力职业院校决策科学化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学校决策,形成用数据“说话”的决策思维,使职业院校从传统的经验治理走向以数据为基础的理性治理,有利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一方面,通过对学校办学活动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系统的采集、清洗、汇聚、共享、交换、储存等,并根据需要进行分析、挖掘和应用,可为职业院校决策者提供充分的实践支持,破除经验决策容易出现的信息不全、依据不足、个人偏好和情绪影响等问题,减少“拍脑袋”“拍胸脯”现象的发生,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决策者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可以提前进行预防和响应,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二)数字化助力职业院校治理精细化

精细化治理是职业院校提升治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数字技术大有作为的领域。以系统、全面、详细的大数据为基础,职业院校可以对办学活动进行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分析,能够比较精准地呈现办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把握办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到存在的问题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为精细化治理提供依据。以教学治理为例,数字化为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能够发现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同问题,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数据信息,实现精准教学和引导,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四、数字化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校园新生态

校园是全体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公共空间,理论上是比较容易通过共同建设和共同治理提升治理水平、共享治理成效的领域。然而在传统校园治理体系中,普遍存在业务办理过程烦琐、效率低、问题反馈渠道不畅、意见建议整合困难、改善措施落实慢等问题,无法满足随时随地的办事需求,师生员工的体验感差,一些新的诉求和个性化需求更难实现。

进入大数据时代,借助数字技术,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校园不同主体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建设各类人员都有机会参与的管理和服务信息平台以及大数据治理平台,把师生员工都纳入校园治理的空间或场域,打造一个面向全体师生员工,主动为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的校园治理体系,使一线教师、学生、工勤人员等都有机会参与校园治理,从而改变自上而下、以单向运行为主的校园治理模式,营造全员共建、共治和共享的校园新生态。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全体师生员工既是数据的生产者、传递者,又是数据的使用者。他们可以通过数据平台迅速获得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校园生活的各种数据信息,及时了解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详细情况,并能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做出自己的决策,或表达自己的诉求并获得快速的反馈。师生在数据信息的反复交互中可以提高学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校园生活体验,反过来又能强化他们参与校园治理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协作精神。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7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本文请标注: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笔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7):18-25.